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泻白散

加减泻白散

卫生宝鉴》卷十一: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白皮9克桔梗6克地骨皮甘草(炙)各4.5克知母2.1克麦门冬黄芩各1.5克五味子20个。

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泻肺清火,养阴利咽。治肺经伏火,咳嗽气喘,气息腥臭,涕唾稠粘,口舌干燥,咽喉疼痛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备注肺经火盛,故以桑白皮地骨皮,味苦微寒,降肺中伏火为君;黄芩知母清肺气为臣;用五味之酸温以收肺气,麦门冬甘苦寒养阴生津为佐;桔梗宣肺化痰,清利咽喉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肺清火,养阴利咽之功。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一

卫生宝鉴》卷十二: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知母陈皮(去白)各150克 桑白皮30克桔梗地骨皮各15克青皮(去白)甘草黄芩各9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泻肺清火。治肺经火盛发喘。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数服良愈。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麻科活人》卷一: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白皮(蜜炒)、地骨皮、炒甘草人参、白茯苓、肥知母、枯黄芩

功能主治肺炎喘嗽。

用法用量粳米1撮为引。

摘录《麻科活人》卷一

医学发明》卷四: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白皮1两,地骨皮7钱,甘草半两,陈皮半两,青皮(去白)半两,五味子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白茯苓3钱。

功能主治阴气在下,阳气在上,咳嗽呕吐喘促。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入粳米10粒,同煎至1盏,去滓,食后大温服。

摘录医学发明》卷四

《伤寒全生集》卷三: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桑皮、知母橘红黄芩、贝母、桔梗甘草瓜蒌地骨皮、苏子。

功能主治烦热胸膈不利,上气喘促,口燥或咳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症因脉治》卷一: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白皮地骨皮甘草

功能主治痰结上焦。

用法用量风,加防风荆芥;寒,加麻黄桂枝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猜你喜欢

  • 大圣人参散

    药方名称大圣人参散处方白术3分,人参3分,白芷3分,葛根3分,青皮3分,桔梗3分,甘草2钱,干姜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和气快膈,养胃生津液。主头昏体倦,胸膈不利,状若感寒。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

  • 补肺清金饮

    药方名称补肺清金饮处方淮山药9克 北沙参9克麦冬6克杏仁6克 楼皮9克茯苓6克橘红3克 川石斛9克 毛燕6克莲子10粒(去心)大贝6克功能主治主小儿鸡胸、龟背,脉虚数,身热少食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参柏丸

    药方名称参柏丸处方苦参、黄柏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功能主治肠风下血。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酒吞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九

  • 补虚止嗽丸

    药方名称补虚止嗽丸处方党参1两,白术4两,云苓3两,当归3两,广皮2两,半夏3两,炙耆4两,炙升麻5钱,柴胡5钱,麦冬1两,五味子1两,炙百合2两,炙冬花2两,白芥子1两,炙草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

  • 天池膏

    药方名称天池膏处方天花粉黄连各250克人参知母白术五味子各90克麦冬180克(去心)生地汁 藕汁各60毫升 人乳牛乳各250毫升生姜汁500毫升制法先将天花粉七味切片,用米泔水2.7升,入抄锅内漫半日

  • 豆蔻平胃散

    药方名称豆蔻平胃散处方苍术、陈皮、厚朴、甘草、白豆蔻、人参、茯苓各等分。功能主治胃寒而饮不消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护龙散

    药方名称护龙散处方文蛤(以石灰炒黄色,去灰,出火毒)。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肾漏。阴囊先肿,后穿破,出黄水,疮如鱼口,能致害命者。用法用量掺5-7次愈。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 代刀丸

    药方名称代刀丸处方白丁香3克蓖麻仁3克 生白砒0.9克制法共研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主一切肿毒,内脓已成。用法用量惧开刀者,用1粒放患顶,外以膏封之,次日即能破头。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 开关丹

    药方名称开关丹处方胆星1个,瓦楞子钱半,生矾5分,枯矾5分,雄黄5分,牛黄5分,琥珀5分,乳香5分,没药5分,珍珠5分,白降丹5分,白砒(用人粪、黄泥固,煅取)5分,麝香1分。制法以青鱼胆为丸,如芥子

  • 百草膏

    《万氏家抄方》卷四:百草膏药方名称百草膏处方百草。制法5月5日采凡可治病草木100种,洗净捣汁,砂锅内熬成膏。每草膏5斤,配麻油10斤,再熬至滴水成珠为度;每油2斤,入黄、白蜡各2两,飞丹8两,松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