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刺血红

刺血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血红

药材名称刺血红

拼音Cì Xuè Hónɡ

别名花叶假杜鹃

来源爵床刺血红Barleria lupulina Lindl.,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治毒蛇咬伤,犬咬伤,跌打损伤,痈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刺血红

药材名称刺血红

拼音Cì Xuè Hónɡ

别名七星剑、血路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花叶假杜鹃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leria lupulina Li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花叶假杜鹃灌木,高约2m。茎直立,多分枝。叶对一;有短柄;吉片披针形,长4-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均被白色柔毛;在叶柄基部有一对向下的针刺,紫红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具多数大苞片;萼片4,成对,外面一对较大;花黄色,花冠管状,5裂,裂片近相等;发育雄蕊2-3,退化雄蕊1-2;子房上位,2室,花柱长。蒴果卵形,中部以下有种子4颗。花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湿地、材旁或路边,也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形,具棱,木质。叶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有白色柔毛;具短叶柄,叶柄基部有一对向下的针刺,呈紫红色。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环烯醚萜甙类化合物:山栀甙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假杜鹃素(barlerin),乙酰基假杜鹃素(acetylbarlerin),6-O-乙酰基山栀甙甲酯(6-O-acetyl-shanzhiside methyl ester)和7-乙酰基野芝麻新甙(ipolamiido-side)。另含甜菜碱(betaine)。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通经络;续筋骨;解毒消肿。主跌打肿痛;骨折;外伤出血;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禁服。 《全国中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雪胆

    药材名称雪胆拼音Xuě Dǎn别名曲莲、罗锅底、苦金盆、蛇莲、金腰莲、金龟莲、金盆、赛金刚来源葫芦科雪胆属植物雪胆Hemsleya amabilis Diels及大籽雪胆H. macrosperma

  • 竹叶椒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椒药材名称竹叶椒拼音Zhú Yè Jiāo别名土花椒[湖南、上海]、山花椒[广东]、野花椒[四川]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竹叶椒Zanthoxylum arma

  • 卷柏

    《中国药典》:卷柏药材名称卷柏拼音Juǎn Bǎi英文名HERBA SELAGINELLAE别名一把抓、老虎爪、长生草、万年松来源本品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

  • 白藤

    《中药大辞典》:白藤药材名称白藤拼音Bái Ténɡ别名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的根或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 面根藤

    《中药大辞典》:面根藤药材名称面根藤拼音Miàn Gēn Ténɡ别名蒚子根、兔儿苗、狗儿秧、秧子根(《救荒本草》),奶浆藤(《分类草药性》),面根草、狗儿完(《天宝本草》),小旋

  • 胡莲

    药材名称胡莲拼音Hú Lián别名狗牙贝、尖贝母、酒母七、太白尖贝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西藏洼瓣花的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loydia tibetica Baker ex Oliv.[Huo

  • 五香藤

    药材名称五香藤拼音Wǔ Xiānɡ Ténɡ别名蛇毒药、拔毒散、铁骨散、小红袍、岩青叶(《云南中草药》),黄龙藤、通气香、小血藤(《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木兰科植物中间

  • 竹节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节蓼药材名称竹节蓼拼音Zhú Jié Liǎo别名扁竹蓼、飞天蜈蚣、百足草、蜈蚣竹、鸡爪蜈蚣来源蓼科竹节蓼Homalocladium platycladum

  • 高粱米糠

    药材名称高粱米糠拼音Gāo Liɑnɡ Mǐ K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高粱的种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rghom vulgare Pers.采收和储藏:收集加工高粱时春下的种皮,晒干。原

  • 山苏子根

    药材名称山苏子根拼音Shān Sū Zǐ Gēn别名丁黄草、大丁草、苏木账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叶糙苏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maximowiczii Regel[P.u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