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脚趾间生肉如刺,谓之肉刺。”又名鸡眼。本病因鞋紧窄,或足骨畸形,局部长期受压、磨擦,使皮肤局限性增厚而成。多生于足底前端或足趾部。数目不一,似豌豆大,状如鸡眼,根部深陷,
出《药性论》。为砂仁之处方名,详该条。
古病名。指传尸内传至脏者。《外台秘要·传尸方四首》论传尸,以病邪内传五脏,名之伏连。可用朱砂丸治疗。参见传尸条。
见《伤寒直格方论》条。
《张氏医通》卷十:“儿出胞时,头必转向产门,自然正产。若无力转运,脚踏胞衣,脐肠先出,谓浪脐生。急令稳婆清理推入,稍俟气平,乘势就其脚下,不可推转久延。久则脐肠复下,复难收拾矣。”类似于臀足位分娩,脐
指妊娠之始称。《千金翼方》卷十一:“凡儿在胎,一月胚,二月胎,……。”
即补气。详该条。
《素问·阳明脉解》:“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四肢是人体十二经脉起止处,人体的精、气、血均靠十二经脉输布。十二经脉中,阳脉受气于四肢,阴脉受气于五脏。《灵枢·终始》:“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
病证名。多因肺受风冷,致肺气闭邪,气机阻闭而失音。《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风冷所伤,咽喉肿痛,语声不出。”症见头痛身疼,恶寒无汗,喉痛失音。治宜辛温散寒。用九味羌活汤、麻黄汤等加减。参见暴瘖条。
出《卫生杂兴》。即芭蕉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