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寒

内寒

阳气虚弱,脏腑功能衰退而引起水液运化障碍、浊阴潴留的病证。阳虚阴盛,“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调节,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本,故本证实由脾肾阳虚所致。临床表现为吐泻、腹痛手足逆冷,或水肿痰饮等。本证患者之痰涎涕唾及小便,多以澄澈清冷或大便稀薄为特点。

猜你喜欢

  • 斗肘走气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一手托住小儿斗肘穴进行运转,另一手握住小儿的手掌加以摇动。用治痞症。

  • 扶阳抑阴

    扶助阳气以抑制阴寒邪气的治法,见《医门法律》卷一。该法为温补学派治疗立法的主要依据,认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故阳性畏其衰,阴性畏其盛”(《类经附翼·大宝论》),因此治

  • 子越

    【介绍】:战国时医家。扁鹊的弟子。

  • 猪仔笼

    见《广东中草药》。为猪笼草之别名,详该条。

  • 薛雪

    【生卒】:1681~1770【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生白,号一瓢。江苏苏州人。因母多病而究心医学,博览群书,精于医术,与叶天士齐名,常互相抨击。薛氏长于温热病,但不屑以医名,故少著述。一般认为《湿热

  • 槟榔衣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大腹皮之别名,详该条。

  • 石辣椒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 神农明堂图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不著撰人。1卷。已佚。

  • 马哈也那

    【生卒】:八世纪【介绍】:又作大乘和尚或摩诃衍。唐代僧人、医家。长期在西藏传授佛经,精通藏文,曾将译成藏文的中医书,加以综合归纳,编著《月王药诊》,是现存最早的藏医古代文献,对藏医学的发展及藏汉文化交

  • 风门热府

    见风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