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亦名胎前咽干痛,多因孕妇胃中积热,或有痰涎所致。宜清胃化痰。方用升麻桔梗汤(升麻、桔梗、甘草、元参、防风),或东垣凉膈散(方见妊娠咽喉痛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棱术汤,见该条。
见《异授眼科》。即外眦。详该条。
病证名。其素体阳虚,复感风寒,致齿牙疼痛。症见时恶风寒,患牙得热痛减,脉迟缓。治宜疏风散寒。方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参见牙痛条。
见《贵州草药》。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穴位。出《幼科推拿秘书》。位于小指及第五掌骨远端旁的尺侧一线。有清心止热作用。《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水底穴,在小指旁,从指尖到乾宫外边皆是。”参见水底捞月条。
【介绍】:东汉时期人。字孝先。讲求炼丹之术,兼通医学。
【介绍】:见杨士瀛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井疽。见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滚山虫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