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六股筋

六股筋

《中药大辞典》:六股筋

药材名称六股筋

拼音Liù Gǔ Jīn

别名臭药(《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兴山荚蒾叶、全株根皮。树叶春、夏采收,根皮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常绿灌木,全体平滑无毛。小枝赤褐色,有光泽。叶对生;近革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7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叶脉3出,边缘具不明显的小锯齿,上面有光泽。聚伞花序具细梗;花绿白色。核果球状卵形,直径5~6毫米,成熟时黑色,有光泽。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分布华南及湖北,陕西等地。

性味《陕西中草药》:"苦涩,温。"

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治跌打,风湿痛。"

②《陕西中草药》:"止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治骨折,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六股筋

药材名称六股筋

拼音Liù Gǔ Jīn

英文名Xingshan Viburnum

别名仙人茶、鱼串子、六角筋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球核荚蒾的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propinquum Hemsl.

采收和储藏:叶春、夏季采,根全年均可采,均鲜用或晒干,根用时切段。

原形态于核荚蒾常绿灌木,高达2m。全株无毛,当年生小枝红褐色,具凸起的皮孔,二年生小枝变灰色。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革质,叶卵形至披针形或椭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4-10cm,宽2.5-4.5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至楔形,两侧多少不对移,边缘近基部以上两侧各有1-2枚腺体,边缘通常疏生浅锯齿,具离基三脉,中脉与基生脉在叶上面凹陷,在下面突起。花序聚伞状复伞形,直径4-5cm,结果时可达7cm;具总梗,第1级辐射枝通常7条;花甚小,着生于第3-4级辐射枝上;萼筒长约0.7mm,萼檐具5微齿,约与萼筒等长;花冠绿白色,辐状,直径约4mm,裂片与筒等长;雄蕊5,稍长于花冠。核果卵状球形或近球形,直径4-4.5cm,蓝色至蓝黑色,具光泽;核有1条极细的浅腹沟或无沟。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300m的山谷林中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怀温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续筋接骨。主跌打损伤;筋伤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衍;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治跌打,风湿痛。

2.《陕西中草药》:止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治骨折,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海螺

    《中药大辞典》:山海螺药材名称山海螺拼音Shān Hǎi Luó别名地黄(《别录》,白河车(王安卿《采药志》),牛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四叶参(《苏南种子植物》),白蟒肉、山胡萝卜(《东

  • 麻疯树

    药材名称麻疯树拼音Má Fēnɡ Shù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麻疯树的叶、树皮。随时可采。原形态麻疯树,又名:青桐木,羔桐、臭油桐、小桐子、黄肿树、假白榄、芙蓉树、滑桃

  • 朴树皮

    《中药大辞典》:朴树皮药材名称朴树皮拼音Pò Shù Pí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榆科植物朴树的树皮。夏季采。原形态朴树,又名:沙朴、青朴、拨树、千粒树、朴榆、桑仔、朴

  • 石黄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黄连药材名称石黄连别名草苓子来源鳞毛蕨科耳蕨属植物峨眉耳蕨Polystichum omeiense C. Chr.,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利尿,

  • 待宵草

    药材名称待宵草拼音Dài Xiāo Cǎo别名香待霄草、夜来香、月下香、月见草(《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待宵草的根。夏、秋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发达

  • 南烛根

    《中药大辞典》:南烛根药材名称南烛根拼音Nán Zhú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根。功能主治江西《草药手册》:"散瘀,消肿,止痛。"复方①治

  • 破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破骨风药材名称破骨风拼音Pò Gǔ Fēnɡ别名破膝风、川滇茉莉来源木犀科素馨属植物破骨风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以茎入药。秋季采集,晒干

  • 白花藤

    《中药大辞典》:白花藤药材名称白花藤拼音Bái Huā Ténɡ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花藤的根。夏、秋采根鲜用,或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长,圆柱形,

  • 疣果冷水花

    药材名称疣果冷水花拼音Yóu Guǒ Lénɡ Shuǐ Huā别名土甘草、铁杆水草、红水疳叶、竹节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疣果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verrucosa H

  • 绣线菊子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子药材名称绣线菊子拼音Xiù Xiàn Jú Zǐ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绣线菊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绣线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