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唐椿条。
火热性的郁证①五郁之一,指心火怫郁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火郁之病,为阳为热,脏应心,腑应小肠、三焦,主在脉络,伤在阴分。”症见全身不适,少气,咽喉肿痛,口干舌苦,脘
病名。《喉科秘旨》卷下:“左雀舌因多食煎炒炙煿之物,积毒于胃,故发于舌之旁,似生小舌,位近牙根”。指雀舌之发于舌左者。详雀舌条。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睥生痰核。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丁茄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赤水玄珠》卷三。指眼珠痛,参见目痛条。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珍珠梅之别名,详该条。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理瀹骈文》。即灌溉中岳法。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伤寒指南论》1卷,已佚。
病名。《外台秘要》卷七:“暴心腹厥逆不得气息,痛达背膂名曰尸疝。”即突发性剧烈心腹疼痛,向背部放散,或伴有厥冷气闭的病证。治同热疝,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