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假地豆

假地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地豆

药材名称假地豆

拼音Jiǎ Dì Dòu

别名异叶山蚂蝗、田吊子、血筋草、拐仔草、铺地藤、乌蝇羽

来源豆科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phyllum (Willd.)DC.,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散瘀消肿。主治泌尿系结石,跌打瘀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假地豆

药材名称假地豆

拼音Jiǎ Dì Dòu

别名假番豆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密子豆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茎柔弱,成丛,卧地或扩展,被毛,长30~60厘米。3出复叶;具小托叶;小叶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1~3厘米,侧生小叶常较小或有时缺,先端钝,两面均被紧贴的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疏离;小苞片卵形,膜质,锥尖,被毛及有线条;花柄被毛,长为萼的2~3倍;萼长约2毫米,钟形,5深裂,上面2裂齿合生为一;花冠淡紫色,长约4毫米,旗瓣圆形,翼瓣与龙骨瓣连着;雄蕊2体;子房无柄,花柱内曲,柱头头状。荚果矩圆形,膨胀,长6~10毫米,稍被毛,有很细的横脉纹,成熟后变为黑色。种子6~8颗,肾形。花期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边及屋边草地。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

性味性凉,味淡。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清热利水。治小便癃闭,砂淋,白浊,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落葵子

    药材名称落葵子拼音Luò Kuí Zǐ别名落葵实来源药材基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sella alba L.[B.rubra L.]采收和储藏:7-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晒

  • 大二郎箭

    药材名称大二郎箭拼音Dà èr Lánɡ Jiàn别名虾子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过江藤(《四川中药志》),铜锤草(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民间常

  • 柠条籽

    药材名称柠条籽拼音Nínɡ Tiáo Zǐ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豆科植物中间锦鸡儿的种子。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功能主治止痒,杀虫。复方治神经性皮炎、牛皮癣、黄

  • 黄花母

    《中药大辞典》:黄花母药材名称黄花母拼音Huánɡ Huā Mǔ别名大地丁草、拔脓消(《广西中药志》),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文山中草药》),金盏花、单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陇(《

  • 桃子

    《中药大辞典》:桃子药材名称桃子拼音Táo Zi别名桃实(《别录》)。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热果实。化学成分果实食部每百克含蛋白质0.8克,脂肪0.1克,碳水化物7克,

  • 牛泷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泷草药材名称牛泷草拼音Niú Lónɡ Cǎo别名夜抹光、都格里巴来源柳叶菜科牛泷草Circaea cordata Royl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

  • 刷把草

    《中药大辞典》:刷把草药材名称刷把草拼音Shuā Bǎ Cǎ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柳叶莱科植物喜马拉雅柳叶菜的全草。原形态直立草本,高可达60厘米,有分枝。主根粗短,须根细。茎圆柱形,中空,绿色,

  • 金金棒

    《中药大辞典》:金金棒药材名称金金棒拼音Jīn Jīn Bànɡ别名小五爪龙、金棒锤(《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绢毛细蔓委陵菜的块根。秋季挖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

  • 强威生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强威生草药材名称强威生草来源桔梗科强威生草Lobelia pleotricha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虚弱。主治久病体虚。用法用量0.5~1两。

  • 水鳖

    药材名称水鳖拼音Shuǐ Biē别名水白、水苏、芣菜、马尿花、水旋覆、油灼灼、白苹出处水鳖之名始载于《庚辛五册》(据《纲目》)。1.《野菜赞》云:“油灼灼,苹类,圆大一缺,背点如水泡,一名芣菜,沸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