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保元汤

保元汤

《博爱心鉴》:保元汤

药方名称保元汤

处方人参3克黄耆9克甘草2克肉桂1.5~2克

功能主治主痘疮气虚顶陷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片,煎至150毫升。不拘时服。

备注方中肉桂原书无用量,现据《景岳全书》卷六十三补。

摘录《博爱心鉴》

《观聚方要补》卷一:保元汤

药方名称保元汤

处方桂枝6克白术人参各3克 黄誊2.5克当归2.5克 生附子2克

功能主治主中风虚脱,卒然昏迷,不省人事,半身不遂。

肾气易动而燥者,加芍药、地黄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一

《种痘新书》卷十二:保元汤

药方名称保元汤

处方炙耆3钱,人参1钱5分,炙草7分,川芎1钱,肉桂1钱,白术1钱。

功能主治痘顶陷皮薄而软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气不行,加木香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痘疹仁端录》卷十一:保元汤

药方名称保元汤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黄芩阿胶杜仲

功能主治妇女出痘脓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一

《玉案》卷五:保元汤

药方名称保元汤

处方石斛1钱,巴戟天1钱,人参1钱,白茯苓1钱,黄柏7分,柴胡7分,甘草7分,地骨皮7分,黄连1钱2分,荆芥6分,知母6分,升麻6分。

功能主治赤白带下,久久不愈,气血亏损。

用法用量大枣2枚,水煎,空心服。

摘录《玉案》卷五

外科正宗》卷四:保元汤

药方名称保元汤

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助脾健胃。主痘痈出脓之后,脾胃虚弱,脓清不敛者。气血虚弱,痘痈留经络中,发无定处肿不红。

用法用量《金鉴》有当归一钱。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易简方便》卷四:保元汤

药方名称保元汤

处方肉桂2钱,生耆4钱,生甘草1钱。

功能主治阴疽。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易简方便》卷四

《片玉痘疹》卷三:保元汤

药方名称保元汤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牛蒡子、木香防风白芷青皮、官桂、当归、生地、麦冬桔梗连翘

功能主治补气。主血虚气实,血至而气不至,痘起发四周红活有水色,中心顶陷不起者。

用法用量上以大枣、莲肉、糯米为引,水煎,空心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三

医学集成》卷三:保元汤

药方名称保元汤

处方苍术黄柏当归独活、灵仙、加皮、防己牛膝、姜、酒。

功能主治内因湿热,致成湿脚气,肿而又红。

用法用量热盛,加芩、连。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博爱心鉴》卷上:保元汤

药方名称保元汤

别名参耆汤、参耆饮、保元丹

处方人参1钱,黄耆3钱,甘草1钱,肉桂5分至7分。

功能主治补气温阳,滋养益气,扶弱补虚。主元气虚弱,精神倦怠,肌肉柔慢,饮食少进,面青(白光)白,睡卧宁静,痘顶不起,浆不足,及有杂证。气血不足,婴儿怯弱,痘毒内陷,面色苍白,气陷久泻,肢体无力,肺脾虚弱,恶寒自汗。

用法用量参耆汤(《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参耆饮(《简明医彀》卷六)、保元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注意血热毒壅之火证禁用;禁忌生冷。

各家论述1.《博爱心鉴》:人参益内,甘草和中,实表宜用黄耆,助阳须凭官桂。前三味得三才之道体,后一味扶一命之巅危。

2.《古今名医方论》引柯韵伯:参、耆非桂引道,不能独树其功;桂不得甘草和平气血,亦不能绪其条理。

摘录《博爱心鉴》卷上

《会约》卷十二:保元汤

药方名称保元汤

处方熟地3-5钱,枣皮2钱,山药1钱半,菟丝子(炒香,捣碎)2-3钱,五味3分,益智仁(酒炒)1钱,附子1钱半,肉桂1-2钱。

功能主治补阴固涩。主肾虚无火而下焦滑遗者。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虚滑遗甚者,加金樱子(净肉)2钱,或加乌梅2个;兼大便溏泄,加骨脂、吴茱萸之属。

摘录《会约》卷十二

猜你喜欢

  • 槐荚煎丸

    药方名称槐荚煎丸处方槐荚1斤(净洗,并子烂研,入水半升同研捩取汁),白蜜2两(与槐荚汁同熬成膏),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耆(锉)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杏仁(汤去皮尖双仁,麸炒,研入)3分,皂荚子

  • 大附子丸

    药方名称大附子丸处方大附子2两,禹余粮2两,白马蹄2两,鹿茸2两,乌贼鱼骨1两,龙骨1两,当归1两半。功能主治血崩日夜不绝,将欲困笃。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 风六合汤

    《元戎》:风六合汤药方名称风六合汤别名六合汤处方四物汤加秦艽、羌活。功能主治风虚眩晕,血虚眩晕,及死血眩晕。用法用量六合汤(《增补内经拾遗》卷三)。《增补内经拾遗》本方用法: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温服。

  • 二气香薷饮

    药方名称二气香薷饮处方香薷(净叶)2两,黄连(去须)2两,厚朴2两,生姜4两。功能主治一切暑毒。用法用量上先将生姜取汁,同黄连、厚朴于银瓷器内罨1宿,炒令厚朴紫色为度,于银瓷铫内,以水1碗,煎至8分,

  • 加减茯苓汤

    药方名称加减茯苓汤处方赤茯苓1钱,橘红1钱,泽泻1钱,桑白皮1钱,赤芍药1钱,半夏(姜制)1钱,石膏1钱,白术1钱半,人参8分。功能主治消渴,食已如饥,胃热消谷,阳明脉盛,心火上行,面黄肌瘦,胸满胁胀

  • 加减玉竹饮子

    药方名称加减玉竹饮子处方生玉竹3钱,川贝母3钱,西洋参2钱,浙芩2钱,紫菀2钱,蜜炙橘红8分,桔梗8分,炙草8分。功能主治气液双补,兼理余痰。主秋燥状暑,津气两伤,液郁为痰,经治痰少咳减者。摘录《重订

  • 四味芍药汤

    药方名称四味芍药汤处方白芍30克,生牡蛎30克,丹参1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柔肝潜阳,和络熄风。主肝阳上亢,上扰清窍。(三叉神经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夏度衡方

  • 碌丹散子

    药方名称碌丹散子处方黄丹半钱,白矾半钱,胆矾半钱(一处煅过),白鳝2钱,铜青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赤烂睑风眼。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沸汤泡洗。摘录《普济方》卷七十三引《卫生家宝方》

  • 加味归脾汤

    《保婴撮要》卷十三:加味归脾汤药方名称加味归脾汤处方人参黄耆(炒)茯神(去木)各60克甘草(炒)白术(炒)各30克木香1.5克远志(去心)酸枣仁龙眼肉当归牡丹皮山栀(炒)各3克功能主治治小儿因乳母忧思

  • 地松涂方

    药方名称地松涂方处方漆姑草(捣汁)2分,芒消1分。功能主治漆疮。用法用量和涂之。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九引《必效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