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太医署中一种职称。署中共设24名药童,其职责为协助主药整理药品,官阶从八品下。
即马牙。详该条。
反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用止塞的方法治疗塞证。闭塞不通之证,一般应采用通利的治法。但对某些现象是塞,而本质是虚的病证,则不但不能通,反而要用补法,故称反治法。例如中气不足、脾阳不运所致的
出《摘元方》。为急性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阴地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疟疾之一。《医略十三篇》卷九:“有日一作,夜一作,俗名子母疟。……或间疟,当期日二作,俗名间日子母。”参见疟疾条。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刺三加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鸡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清·不著撰人《外科集要论法》。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指肝和肾有互相滋养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生,故云。参见肝肾同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