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金匮要略》。指鼻涕清稀如水,喷嚏频频。参见鼽条。
病名,为食积、酒积、气积、涎积、痰积、癖积、水积、血积、肉积的统称。《儒门事亲》卷三:“食积酸心腹满,大黄、牵牛之类,甚者礞石、巴豆。酒积目黄口干,葛根、麦蘗之类,甚者甘遂、牵牛。气积、噫气、痞塞,木
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肿病表现的五种危险症候。即五心肿、人中肿、舌头肿、膝胫肿、阴茎肿。
练功方法之一。出《易筋经》。取弓步位,一手上举,屈肘握拳,拳心向面,双目观拳;另一手握拳伸肘用力后伸,拳心向后。《易筋经》:“小腹运气,空松,前跪,后腿伸直,二目观拳,两膀用力。”
见《本草纲目》。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
金代医官职称。为该院低等医官,位处同监之上、提点之下。参见御药院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箧中方》3卷。
即子痫。详该条。
【介绍】:见余梦塘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通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