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二蹻

二蹻

①指阴蹻、阳蹻两脉的联称。②指阴蹻,阳蹻两脉起始部的穴位,即照海申脉。参见二陵条。

猜你喜欢

  • 弓反外形

    小儿指纹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 荠草

    见《江苏药材志》。即荠菜,详该条。

  • 咽日气

    养生术语,或称咽日,道家的一种养生方法。即对日咽气,是咽气或服气中的方法之一。最早见于战国末年《韩非子》:“龟咽日气而寿。故养生者服日华。”

  • 膨胀草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

  • 体表定位用词。即“侧”或“面”。上廉即上侧(面),内廉即内侧(面)。《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

  • 逍遥丸

    即消遥散作蜜丸或水丸。治证同。见逍遥散条。

  • 延胡

    出《雷公炮炙论》。为延胡索之简称,详该条。

  • 星秀花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龙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 ①音义同浮。《素问·水热穴论》:“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吴崑注:“肌肤浮肿曰胕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重胕肿。”②音义同腐。《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嗜酸而食胕。”《素问·风论

  • 苍子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苍耳子之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