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二之气

猜你喜欢

  • 左秦艽

    见《张聿青医案》。为秦艽之处方名,详该条。

  • 泻肝火

    即泻肝。详该条。

  • 疵疽

    病名。即发于肩及上臂的附骨疽。《灵枢·痈疽篇》卷九:“发于肩及臑者,名曰疵疽。其状赤黑,急疗之。”参见附骨疽条。

  • 俞柎(fū 夫)

    【介绍】:见俞跗条。

  • 清暑益气丸

    即清暑益气汤第二方作水丸。治证同。见清暑益气汤条。

  • 补阙肘后百一方

    见肘后备急方条。

  • 枨后生

    见濯之《胎产须知》。即胀后产。详该条。

  • 膜原

    又名募原。①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膈肓之原。”丹波元简认为:“盖膈幕(膜)之系,附着脊之第七椎,即是膜原也。”(《医剩

  • 神效宣脑散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郁金、川芎、青黛、薄荷、小黄米各二分。为末,每次少许,口噙冷水搐鼻中。治鼻痛。

  • 戴原礼

    【介绍】:见戴思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