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张文仲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皰,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类似囊肿性痤疮。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芜菁之别名,详该条。
综合性医书。又名《华氏中藏经》,旧题汉·华佗撰。前有论述49篇,以论证、论脉、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并介绍治疗方剂。书中并附《内照法》6篇。现存多种刻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前胸部。《素问·刺热篇》:“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
病名。即乳蛾发于一侧者。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见乳蛾条。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红大戟,详该条。
根据阴阳转化的观点,认为阳热的病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阴寒的病证,有如夏热转变为秋凉冬寒。一般由热转寒多因正气耗伤,属病情逆转。如热性病热极伤阴,阴竭而至阳脱,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的亡阳证
即五脏之气。指五脏的机能活动。
即开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