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周恭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藿香汤第三方,见藿香汤条。
《证治准绳·疡医》卷一方。赤小豆、黄皮、白蔹、白芷、天花粉、天南星各等分。为细末,阴症用米醋与蜜水,阳症用商陆根或芭蕉油调后围罨患处。治肿毒。
病证名。指半身不遂由风邪入络所致者。多因起居不慎,卫气不固,风邪袭踞经络,气血留滞而成。《症因脉治》卷一:“身发寒热,暴仆卒倒,醒后或左或右,偏废不用,或痛或木,或热或冷,二便赤涩,此外感半身不遂之症
见调疾饮食辨条。
见《陆川本草》。为扶桑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生于臀部环跳穴处的流痰。详流痰条。
古病名。指鬾病兼有发热,大便黄而恶臭者。治法见大便恶臭条。
①即外治法。详该条。②同外取。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甘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