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两手撮空

两手撮空

证名。简称撮空。指患者神昏时,两手向空作抓物状。常与循衣摸床等症同时出现。不论见于实证虚证,多属病情危重。《普济本事方》卷九:“又有人病伤寒大便不利,日晡发潮热,手循衣缝,两手撮空,直视喘急。……若大便得通而脉弦者,庶可治也。与小承气汤一服,而大便利,诸疾渐退,脉且微弦,半月愈。”《张氏医通·神志门》:“循衣撮空摸床,多是大虚之候,不问杂病伤寒,以大补之剂投之,多有得生者。”参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条。

猜你喜欢

  • 知了

    见《江苏药材志》。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

  • 气色

    诊法术语,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五脏六腑的精华藏于内为气,现于外为色,“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四诊抉微》),隐然含于皮肤之内者为气,显然彰于皮肤之表者为色,气

  • 鸦燕草

    ①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肺形草之别名。②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拦路虎之别名。各详该条。

  • 色厥

    厥证之一。指因纵欲过度致厥者。《类证治裁·厥症》:“色厥乃纵欲竭情,精脱于下,气脱于上。独参汤。”参厥证条。

  • 钻齿疳

    病名。出《外科正宗》:“小儿钻齿疳,牙根穿出齿龈,内外芒刺,嘴唇作痛。”即钻牙疳。详该条。

  • 肾阳虚

    因素体阳虚或久病不愈,亏损过度,老年体弱所致。症见形寒肢冷,精神不振,气短而喘,腰膝痠软,阳萎,滑精,夜多小便,舌淡胖,苔白厚,脉沉迟,两尺脉弱。治宜补肾阳。

  • 小辛

    出《神农本草经》。为细辛之别名,详该条。

  • 儿泣

    病名。赵献可《邯郸遗稿》:“妊娠未产而乳汁先下者,名曰儿泣。”即乳泣,详该条。

  • 胫疽

    病名。《疡医准绳》卷四:“胫疽,发于胫名曰兔啮。”即附骨疽。详该条。

  • 胯骨

    骨名。即髋骨。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