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又称风泄,见《医学入门》卷四。详风泄条。
出唐·侯宁极《药谱》。为常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诚斋。上谷(今河北宣化)人。专研妇产科,采集方书,于1730年撰《胎产心法》3卷,后经沈棪增订为5卷。
精属阴,故称。①泛指阴液。《素问·六微旨大论》:“君火之下,阴精承之。”《素问·五常政大论》:“阴精所奉,其人寿。”参阴液条。②指生殖之精。
【生卒】:1873~1958【介绍】:清末至民国时期气功专家。字竹庄。江苏武进人。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光华大学教员,早年即研究以呼吸疗法防治疾病。对运用气功锻炼身体防病治病,有一定的研究,著有《因是子
即达原饮第一方作蜜丸。治证同。见达原饮条。
【介绍】:见汪机条。
病名。即腕骨脱位。见《疡医准绳》卷六。又名腕骱骨脱出。因跌扑、扭坠所伤,易发生于月骨,局部明显肿胀、疼痛、活动受限,重者拇、食、中指感觉异常。宜手法整复,给予固定。内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或跌打丸,用梔
证名。指心烦不宁,似有冤苦难言之状。以实热证较为多见,亦有因虚热而致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素问·示从容论》:“肝虚,肾虚,脾虚,
病证名。指湿浊上蒙,清阳不升而致的头痛。《东医宝鉴·外形篇》:“湿厥头痛,冒雨伤湿,头重眩痛,阴雨则甚。”由湿浊上壅所致。证见头痛眩晕,头重身重,阴雨时病情加剧,苔白腻,脉濡滑等。治宜温阳化湿为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