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湿热
即湿热下注。见该条。
即湿热下注。见该条。
宋代医事机构,属太常寺,源于唐太医署,下分九科专管培养学生。其中大方脉120人,风科80人,小方脉20人,眼科20人,疮肿兼折疡20人,产科10人,口齿兼咽喉科10人,针灸科10人,金镞兼书禁科10人
【介绍】:见吴恕条。
即回生第一仙丹,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转筋在两臂及胸中者,灸手掌白肉际七壮。”《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手掌后白肉际穴。位于掌后腕横纹中点稍前赤白肉际。直刺0.2~0.3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书名。1册。张炳鑫、朱晟编。本书简要介绍了中药炮炙加工的基本知识和266种中药炮炙工艺。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荠菜花之别名,详该条。
舌下廉泉穴和玉英穴(或作金津穴和玉液穴),为分泌津液的孔道,故称津窍。《灵枢·胀论》:“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瘴疟指南》卷下方。生南星、生附子各一两,木香五钱。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九片,水煎服。治瘂瘴痰涎上塞,皆不知人,声如牵锯,口噤直视,遗尿遗矢。
【介绍】:见顾金寿条。
阳虚外感的治法。症见头痛、恶风寒、发热、无汗、手足不温、喜盖衣被、精神衰倦、面色苍白、声音低微、脉沉无力、舌苔淡白等。处方由助阳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再造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