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崔嘉彦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小蓟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骨折。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羊屎条根之别名,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睡莲之别名,详该条。
用药法则。指补益或治疗下部病证的方药,原则上宜使用气味厚而效果快的急剂。如肾阳不足,阳痿精滑之症,用附子、肉桂等峻补肾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见《素女经》。指月经。详该条。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尘埃入目,见该条。
心营热盛,又兼胃火铄津所致。症见高热,烦渴,心神不安,舌绛而中心干燥等。《温热论》:“再舌绛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铄津液。”治宜清气凉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