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痢疾之传染性强而病情危重者。见宋《史载之指南方》。亦称“疫痢”、“时疫痢”。《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已有“天行毒病,挟热腹痛,下痢,升麻、甘草、黄连、当归、芍药、桂心、黄柏各半两,以水
证名。指虫积肠内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虫积腹胀之症,肚大青筋,腹皮胀急,反能饮食,或面见白斑黑点,或喜食一物,或腹起块扛,大便偶见长虫。”治宜驱虫为主。可用万应丸、使君子丸等。参见腹胀、虫积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聚开障。详该条。
出《灵枢·口问》。同息道,详该条。
为人参之别名,出《神农本草经》。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女萎之别名,详该条。
见幼科证治准绳条。
出《乾坤生意秘韫》。为磁石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疡科心得集》卷上:“夫烂喉丹痧者,系天行疫疠之毒,故长幼传染者多。”即烂喉痧。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