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毛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毛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药物志》。为石荠苧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医书分类名称之一。西汉时将医书分为四类,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神仙主要是研究、探求长生之道。《汉书·艺文志》卷三十:“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
病名。见《普济方》卷六十八“如圣胜金铤”条。即飞疡。详该条。
见高憩云外科全书十种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涌泉疽。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草木灰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耳风毒受在心经。”多由心肝经血热所致。其症耳内流脓带红色,耳鸣,听力下降等。治宜清热凉血,排脓解毒。可选用犀角地黄汤、龙胆泻肝汤等加减。参见聤耳、风耳条。
痿证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又名皮毛痿。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神门。见该条。
指验齿与龈以辨病。叶天士云:“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小儿病看舌后,亦须验齿。”“热邪耗肾液者,齿色必黄,黄如酱瓣宜救肾。热邪耗胃液者,齿色必紫,紫如干漆,宜安胃。齿光燥如石者,胃热;枯骨色者,肾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