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角藤
见《福建中草药》。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见《婴童百问》。即心疳。见该条。
寒邪陷于经脉,使气血凝滞在肌肉腠理之间,久则成为瘘疮。《素问·生气通天论》:“陷脉为瘘。”
见《外科大成》卷二。即内消退管丸,见该条。
十天干各有阴阳所属,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阳干主运气有余,为太过。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出《内经》。原为胃逆气喘不得安卧之意,后世释为内伤不得卧之症。多因胃强多食,脾弱不运,停滞胃家,成饮成痰所致。《症因脉治》卷三:“胃不和不得卧之症,胸前满闷,不思饮食,嗳气吞酸,恶心呕吐,或头眩眼黑,
①通焦。《脉经》:“三膲病者,腹胀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灵枢·大惑论》:“邪气留于上膲,上膲闭而不通。”②肌肉不丰满。《灵枢·根结》:“经脉空虚,血气枯竭,肠胃辟,皮肤薄著,毛腠夭膲,予之时期
为疮疡开口法之一。是一种泻血疗法。见《疡医准绳》卷一。又名砭法、飞针。古有外科“砭之以石”之说,包括排脓及截法二方面。①《灵枢·玉版》:“已成脓血者,其惟砭石铍锋之可取也。”即用瓷片之尖锋,或刀锋在疮
书名。4卷。清·邹存淦撰。刊于1877年。本书仿《理瀹骈文》体例,辑录了临床各科疾病的多种外治法的治疗方药,共分68门,约2200余方。
方书。又名《疗饥良方》。《济世专门编》六种之一。清代著作。不著撰人。此书汇录许真君济世方、济生大丹、辟谷仙方、道藏救饥方等救荒疗饥方19首。现存《济世专门编》本及其他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