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科选粹》卷二方。黄芪、人参、当归(酒洗)、赤芍药、川芎、乳香、没药各五分,粉甘草、橘红、地骨皮、五加皮、忍冬叶各七分。水、酒各半煎,调乳香、没药服。功能托里消毒,行气破血。治痈疽初起。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脑疽。见该条。
证名。指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胃脘痞满暖气之证。多由心血虚少,痰火扰动所致。《松崖医径·嘈杂嗳气》:“嘈杂者,似饥不饥,似痛不痛。主心血虚少,痰火所挠,而有懊憹不自宁之况者是也。其证或兼嗳气,或兼痞满,
出《名医别录》。为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星宿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倪枝维条。
耳骨之一。即鎚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鎚,故名。
见可见性循经病理反应条。
【介绍】:见黄凯钧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即痘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