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蜗牛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疟疾日久不愈,顽痰挟瘀,结于胁下所形成的痞块。又称疟积、母疟、劳疟。《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见急救异痧奇方条。
出《证治要诀》。即鳖甲,详该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名类中风。详该条。
书名。江苏新医学院编。分上、中、下篇。上篇为中医基础,分述阴阳、脏腑经络、病因、诊法、辨证、治法、药物及方剂;中篇为中医临床,介绍内科、儿科、妇科、外科、伤科、五官科多种疾病;下篇针灸和新医疗法,包括
【介绍】:唐代眼科医生。扬州(今江苏扬州)人。与谭简同为当时眼科名医。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目干涩少津,昏昧不适之候。《原机启微》剋“……肝开窍于目,故肝受剋,而目亦受病也。其病眵多眊矂紧涩,赤脉贯睛。”参见目昏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聚英》作泪空。即睛明,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