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书名。又名《灵枢注证发微》。明·马莳注。9卷。刊于1580年。本书是最早的《灵枢》全注本。书中《灵枢》原文悉依南宋·史崧传本,共81篇。但卷数则合并为9卷。内容则根据《素问注证发微》的体例,逐篇、逐节予以注释,在剖析医理及申明字义等方面均有所发挥,并附人体经脉腧穴图解。

猜你喜欢

  • 眉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

  • 产后厥逆

    见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即产后厥。详该条。

  • 蝴蝶花根

    见《药材学》。为射干之别名,详该条。

  • 高锦庭

    【介绍】:见高秉钧条。

  • 脑杓

    又名脑后骨。枕骨的枕鳞部分,以其形如杓,故名。《伤科汇纂》:“脑后骨者,俗呼脑杓。”

  • 寒因热用

    反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寒凉药治热证,反佐以热而发挥作用。例如实热证热郁于里,出现四肢厥逆的假寒症状时,服用寒凉药常被吐出,佐以温热药或寒药热饮,则不格拒。《素问注证发微》:“寒以治热,

  • 赤沃

    证名。指利下赤色粘沫。《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王冰注:“沃,沫也。”张景岳注:“赤沃者,利血,尿赤也。”详赤痢、血痢条。

  • 重古三何医案

    书名。3卷。清·何元长、何书田、何鸿舫撰,陆锦燧等选。刊于1918年。陆氏选录清代江苏青浦何姓三世医案。其中以何书田医案叙述病源、病状较为详尽,治法切于实用。

  • 精冷

    病证名。见《古今医统·原始要终论》。又称精寒。详该条。

  • 手锐

    掌后小指侧的高骨处,即手的锐骨部。《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其病实则手锐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