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见针灸甲乙经条。
见针灸甲乙经条。
出《新修本草》。即莼,详该条。
病名。出《素问·腹中论》。即胃脘痈。见该条。
主里证。有寒热之别,苔灰白而滑润,为三阴寒证,宜温阳散寒;苔灰黄而干燥,为里热实证,宜攻下泄热。
指和常规相反的治法。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对正治法发生格拒时所采用的治法。因治法与疾病的假象相从,故亦称从治。参该条。《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者反治。”《医门法律》:“从者反治,辨之最难。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冬瓜皮,详该条。
出《本草经疏》。指治疗诸气病证的三大治法。即补气、降气调气、破气。
【介绍】:见刘完素条。
【介绍】:明代医生。江苏人。祖父念山,父亲纯山都是医生。他承继家传以医业,著有《伤寒辨略》一书,已佚。
舌色紫,舌体挛缩而短。为食滞津枯,热传厥阴,筋脉失养之象。急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下后热退脉静舌舒者,预后较好,否则危殆(见《伤寒舌鉴》)。
见《外台秘要》卷十四。即续命汤第一方及第二方,见续命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