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麻勃

猜你喜欢

  • 阴纵

    证名。指阴茎挺长不收,或肿胀而痿之证。见《医学纲目·肝胆部》。又称茎纵。多由肝经湿热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病源流》:“阴纵,亦名阴挺。由前阴受热,则玉茎挺长不收,或肿胀而痿,或与股相磨难行,甚

  • 草迷

    见《医宗金鉴·儿科心法要诀》。①指婴儿生下后不啼。即初生不啼。详该条。②指产妇将胎儿娩出后出现的昏迷不知人事。

  • 虹彩

    解剖名。见《眼科易和》。即黄仁。详该条。

  • 九牛子

    ①见《草药手册》,为土儿之别名。②见《江西草药》,为金果榄之别名。各详该条。

  • 乌珠

    眼的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乌珠属肝。即黑睛。详该条。

  • 表热传里

    同热邪传里。详该条。

  • 胸骨

    骨名。胸骨和肋骨的统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胸骨即骬骨,乃胸胁众骨之统名也。一名膺骨,一名臆骨,俗名胸膛。”

  • 罗络

    喻罗网状的络脉。指附着于脾之大络(大包穴)周围的络脉。《灵枢·经脉》:“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 健脾

    补法之一。亦称补脾、益脾。治疗脾虚、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用于面色萎黄、疲倦无力、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弱等脾气虚弱证候。常用党参、莲子、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药。方如参苓白术散

  • 黄帝明堂灸经

    针灸著作。有一卷本及三卷本两种,内容全同。本书约为北宋末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100中的《明堂灸经》及《小儿明堂灸经》的全文,改题此名刊行者。原书系唐代佚名氏撰,书中分别记载成人及小儿常用要穴的灸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