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手法。出《针灸大成》。针至一定深度,先行紧提慢按六数,得气后,微微捻针并将针轻轻提引,使针下经络气聚。用治局部麻木、发凉等。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撞刺生翳外障。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金鸡尾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脊上三个穴位的合称。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后正中线哑门穴下1寸处一穴;陶道穴一穴;第五腰椎棘突下(十七椎下)一穴。主治脑脊髓膜炎,腰背神经痛等。各直刺0.5寸~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
《伤寒论》方。又名桂枝新加汤。桂枝、人参各三两,芍药、生姜各四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水煎,分三次服。治伤寒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蓖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秋枫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肉桂,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即赤筋。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