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冲
见《四川中药材生产技术》。为鹿肾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材生产技术》。为鹿肾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重舌。详该条。
病名。是子宫颈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急性炎症表现宫颈局部充血、水肿、上皮脱落、坏死,甚至形成溃疡,带下量多呈脓样。慢性宫颈炎包括宫颈糜烂、息肉、肥大和潴留囊肿等,带下量亦多,有时呈脓性或血性,常伴有腰
经脉名。即足少阴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少阴脉:系于内腂(踝)外廉,穿腨,出(腘)中央,上穿脊之□廉,系于肾,夹(挟)舌。〔是动则病〕:(喝)(喝)如喘,坐而起则目膜如毋见,心如县(悬)病饥,气不足,
见邵氏医书三种条。
见仁端录条。
手足指(趾)的第二节。手足大指(趾)无此节。
①《灵枢经》篇名。行针,即运针。本文专论针刺反应,故名。主要论述针刺治病由于人的体质不同,血气阴阳有盛衰,所以针感也不一致。但针后产生不良反应或病情更趋严重者,是医者乱行针刺的过失。②针刺运针手法,目
儿科医书。朝鲜族崔奎宪著。后经李基荣、李命七等整理出版。全书记载310种小儿常见病的病因、证候、辨证施治及方剂234首,并论述了小儿调护法及小儿诊断法。1943年由杏林书院出版。
医书。64卷。明·张介宾撰于1624年。全书分传忠录、脉神章、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麻疹论、痘疹诠、外科钤、本草正、新方、古方、外科方等。择取诸家精要,对辨证论治作了较系统的分析,充分阐发他
头部。因头位居于人体之首,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