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下田菊之别名,详该条。
即六气。以其为三阴、三阳之本元,故名。《素问·天元纪大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见《中医方药学》。又名野芝麻,芝麻响铃铃、狗铃草、紫花疔草。为豆科植物野百合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的地上部分。分布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苦、平,有毒。解毒抗癌,止咳平喘,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从正条。
古病名。指食入易消之症,类似消中。《证治准绳·杂病》:“有胃口热,食易消故瘥,《素问》谓之食瘥,亦类消中之状,俗名肚瘥。”参见消中、中消、心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九牛造之别名,详该条。
治法术语。指通过攻邪的方法达到补虚的目的。《景岳全书·传忠录》:“或宜以攻为补,或宜以补为攻,而得其补泻于微甚可否之间,斯尽善矣。”病本属虚,但病之虚系因邪气侵凌正气,正气受损而致,且此时病情虽虚但尚
方书名。20卷。宋·杨恢撰。刊于1178年。本书为作者将其所收藏的方剂汇编而成。内容包括诸风、伤寒、中暑、风湿、脚气等共49类,1111方。其中多属宋代医家常用成药处方。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救必应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