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骈胎

猜你喜欢

  • 槌骨

    耳骨之一。即鎚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鎚,故名。

  • 柚皮橘红

    见《中药志》。为化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 尾脊骨

    即尾骶骨。详该条。

  • 葭花

    出《尔雅》。为芦花之别名,详该条。

  • 后枕骨

    即枕骨。详后山骨条。

  • 声散

    病名。《脉因证治》卷下:“咳而声嘶破,俗名声散也。”即音嘶。详该条。

  • 潜趾

    病名。又称嵌甲。多由指甲损伤、鞋窄、夹脚等原因所致。症为趾甲嵌于甲沟内,有程度不同的疼痛。分硬潜指、软潜趾两类。若局部感染可形成潜指炎(甲沟炎)。治宜手术修去嵌入的趾甲。

  • 足阳明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阳明胃经,见该条。

  • 萝卜

    出《食疗本草》。为莱菔之别名,详该条。

  • 口斜僻

    证名。小儿中风口斜僻,是风邪入于颌之脉络所致,见于面神经麻痹。治宜疏风舒筋,用防风散内服;外用蓖麻子、樗根皮、栝蒌瓤研末,以大麦面作饼,上掺药末,左患贴右,右患贴左(《太平圣惠方》)。针刺地仓透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