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太渊,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①《千金要方》:“手太阳穴,手小指端。灸随年壮,治黄疸。”②《千金翼方》:“鼻中拥塞,针手太阳,入三分,在小指外侧后一寸白肉际宛宛中。”位于手小指尺侧缘,平指尖后1寸处。主治鼻塞。直刺0.
见《广西中草药》。为大驳骨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脾胃病诸候》。又称咽酸。《医林绳墨·吞酸吐酸》:“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嗌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状也。”《寿世保元·吞酸》:“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
见《江西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钟大延条。
参见肘后备急方条。
指纹如水字的形状,多属脾肺阴伤(见《四诊抉微》)。
人体部位名。《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指会阴部。或指长强。参见下极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九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