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痫

风痫

病名。①指痫症发作由本虚蓄热,风邪乘袭,或肝经有热引起者。《圣济总录》卷十五:“风痫病者,由心气不足胸中蓄热,而又风邪乘之。病间作也,其候多惊,目瞳子大,手足颤抖,梦中叫呼,身热瘈疭摇头口噤,多吐涎沫,无所觉知是也。”治宜用麻黄饮、茯神汤钩藤丸、丹砂丸等。②指发痫瘥后出现身体头面肿满或不能言语之证。多因痫发后气血尚虚,热未尽除,或因风冷之气留滞心之络脉所致。《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痫瘥后而肿满者,是风痫。风痫因小儿厚衣汗出,因风取凉而得之。初发之状,屈指如数,然后掣缩是也。其痫虽瘥,气血尚虚,而热未尽,在皮肤与气相搏,致令气不宣泄,故停并成肿也。”“而痫发瘥后不能语者是风痫。……其初发之状,屈指如数,然后发瘈疭是也。是心之声为言,开窍于口,其痫发虽止,风冷之气犹滞心之络脉,使心气不和,其声不发,故不能言也。”本症可见于乙脑等病的后遗证。③指手足偏废如瘫痪之证。《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风痫为病,废手足,或一手一足,或两手两足,如瘫不随,或睫眼,或睫口,或口牵引颊车。”本症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

猜你喜欢

  • 奇输

    《灵枢·刺节真邪》:“徹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张隐菴注:“奇输者,六府之别络也。”或指奇穴(见《灵枢经白话解》)。

  • 山柑橘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 阴盛

    指阴寒偏盛。阴盛则阳衰,往往出现厥逆、痰饮、水气等内寒证。《素问·调经论》:“阴盛则内寒。”

  • 黄坤载

    【介绍】:见黄元御条。

  • 嫩阳

    即少阳,以其为生气之首。故名。

  • 头疼

    病证名。疼,义同痛。见头痛条。

  • 尚药局丞

    后齐医官职称。尚药局中局丞2人,为局内高级官职。

  • 发作无时疟

    病名。疟疾的一种。因发作无一定时间,故名。《诸病源候论·发作无时疟候》:“夫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则腠理开,开则邪入,邪入则病作。当其时,阴阳相并,随其所胜,故生寒热,故动作皆有早晏者。若腑脏受邪

  • 后血

    即便血。《灵枢·百病始生篇》:“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详便血条。

  • 邱处机

    【介绍】:养生家,宋代道士。棲霞人,号长春子。当时以长于养生之道而闻名于世。据传元太祖成吉思汗曾向其探问长生之术。邱劝太祖少杀人,远女色。此后定居北京,建白云观,卒年八十,葬后殿中,墓今尚存。著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