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消

风消

病名。①指燥火所致的消渴。《症因脉治》卷三:“燥火三消之症,即风消也。”详燥火三消条。②指心脾受病,精血虚少,形体日益消削的病症,多因思虑不遂,心神耗散引起。出《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主要症状为肢体痠痛,四肢无力,日渐发热肌肉消瘦,胸膈烦闷,经闭不行等。治宜调养心脾,益气养血为主,可用黄芪羌活饮人参荆芥汤逍遥散归脾汤乌骨鸡丸等方。

猜你喜欢

  • 耵耳

    病名。耵,耳垢也。《仁斋直指方》:“人耳间有津液,轻则不能为害。若风热搏之,津液结纽或核塞耳。亦令暴聋,为之耵耳。”即今之耵聍栓塞。宜取出之,或滴耳油润后取出。

  • 足阳明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阳明胃经,见该条。

  • 中气

    ①泛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②指脾气。脾气主升,脾虚下陷可发生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治疗,补益中气就是补脾和升提下陷的脾气。③运气术语。指中见之

  • 筛骨

    解剖学同名骨。位于额骨与蝶骨之间,此骨有空泡小孔,是含气骨。

  • 葛洪

    【生卒】:281~341【介绍】:东晋著名医药学家、道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他长期从事炼丹术,妄图求得长生不老,但在客观上发现了一些物质化学变化的秘密,如丹砂(硫化汞)制汞

  • 野茴香

    见《草药手册》。为蛇床子之别名,详该条。

  • 祛风养血

    祛风法之一。治疗风湿日久,血脉不和,肝肾亏虚的方法。症见腰膝冷痛、腿足屈伸不利或痹着不仁,用独活寄生汤。方中除了用祛风湿和补肝肾的药以外,并选用当归、白芍、川芎、熟地以和营养血,使血脉通利,滞留的风邪

  • 五味之一。甘为土味,入通于脾,为脾所主之味。《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甘入脾。”甘味药多入脾经,有补脾益气作用,如人参、黄芪等,同时,甘味药物尚有和中缓急作用,如甘草等,故《内经》有“脾欲

  • 卒腹痛穴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治小儿卒腹痛皮青黑方……又灸脐上下左右去脐半寸,并鸠尾骨下一寸,凡五处,各三壮。”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将前者列作奇穴,名卒腹痛。

  • 合骨

    骨名。足内踝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在内者名内踝,俗名合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