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韦驮献杵

韦驮献杵

练功方法。出《易筋经》。有三势:①第一势:取立位,两足分开,两手徐徐上提至胸前成捧球状。《易筋经》:“定心息气,身体立定,两手如拱,心存静极。”②第二势:两手分开,向两侧推移成侧平举状。《易筋经》:“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③第三势:身体挺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两手高举过头顶,指尖相对,掌心向上,舌舐上腭鼻息调匀,然后将手握成空拳,缓缓收至两腰部,脚跟同时落地。《易筋经》:“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力周骽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猜你喜欢

  • 火针

    ①针具。出《千金要方》,又名煨针、燔针。现代所用的火针,多用不锈钢制成,长3~4寸,体粗圆,尖锐利,柄用角质或竹、木制作。近有用钨合金丝制作者,形同毫针,略较粗长,受热散热较快,不易变形。使用时将针烧

  • 食心痛

    证名。指饮食不节所致的心痛。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医宗必读·心痛》:“食积则饱闷,噫气如败卵,得食则甚,香砂枳术丸加神粬、莪术。”《医学从众录·心痛》:“食痛,食积停滞,嗳腐吞酸,恶食腹满,其痛

  • 红山花

    见《云南中草药》。为血满草之别名,详该条。

  • 忽公泰

    【介绍】:见忽泰必烈条。

  • 臭拉秧子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天仙藤之别名,详该条。

  • 触恶

    病名。霍乱的俗称。《证治要诀》卷一称:“霍乱之病,挥霍变乱,起于仓卒,与中恶相似,俗呼为触恶。”详见霍乱条。

  • 金兰循经取穴图解

    见金兰循经条。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类书名。是《古今图书集成》的一部分。520卷。清·蒋廷锡等编纂,刊于1723年。本书辑录自《内经》到清初的医学文献100余种,分类编纂,包括对古典医籍的注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有关医学的艺文、记

  • 气虚中满

    病证名。指气虚所致的脘腹胀满。《医林绳墨·臌胀》:“由其忿怒太甚,不能发越,郁结中州,痰涎停住,乃成满也。久而不食,以致气虚,则曰气虚中满。宜当塞因塞用,治以二陈汤去甘草加参、术、厚朴、山楂之类。”《

  • 绛矾

    出《新修本草》。即绿矾,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