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脉经》。指月经不调。详该条。
病名。《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勇疽发起股太阴若伏兔,二十五日不泻死……。”又《疡医准绳》卷三:“或问两太阳生疽如何?曰此名勇疽。亦名脑发疽、太阳疽。属足阳明胃经。状如伏鼠,寒热并作,面目浮肿。宜活命饮
手厥阴心包经之简称,见该条。
病证名。①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医醇賸义·胀》:“寒气上逆,则两气相积,而肝木怒张,胁下乃肝木之本位,痛引小腹,则壅极而决矣。当疏肝化浊,青阳汤主之。”《金匮翼·胀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原始》。为天仙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
【介绍】:见戈维城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菝葜之别名,详该条。
见神农本草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