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集验良方

猜你喜欢

  • 阿儿七

    见《陕西中草药》。即窝儿七,详该条。

  • 黄武

    【介绍】:明代医家。字惟周。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精于诊治伤寒,根据南方人体质弱等情况,主张少用麻黄一类损耗之剂,而多用参、芪补益之剂,为当地名医。著有《脉诀》、《医学纲目》,已佚。

  • 绛囊撮要

    验方著作。清·云川道人辑。5卷。成于1744年。卷1内科,卷2外科,卷3妇科,卷4幼科,卷5通治。每卷均辑录多种民间验方及成方(不分类),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

  • 大接经法

    配穴法之一。出《卫生宝鉴》。有“从阳引阴”和“从阴引阳”二法。专刺各经井穴。前者从足太阳井穴至阴开始,按经脉流注依次取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等各经井穴,刺完十二经。后者从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开始,

  • 任脉

    奇经八脉之一。代号RN。《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本脉自小腹内起始,下出于会阴部,向前上行于阴毛部位,沿着腹里,经过关元,沿腹正中线

  • 先便后血

    亦称远血。出《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指大便下血,血在粪后。《景岳全书·血证》:“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参见便血条。本证可见于上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癌肿

  • 玉笋症

    病名。《喉科方论》:“此症发在牙关牙床肉上,形如三、五肉笋,徐徐发来。针刺不痛,此脏腑内伤。”古人认为该病是不治之症。

  • 潜阳填髓丸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十八方。熟地黄八两,石斛膏、线胶各四两,莲子、芡实各三两,麦门冬、茯神、五味子、沙苑子各二两,远志一两。为细末,金樱膏为丸。治肾脏精亏,相火易动难制,致梦遗精浊,烦劳即发

  • 土香草

    见《泉州本草》。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 殳廷肃

    【介绍】:见殳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