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令收敛之气。《素问·气交变大论》:“收气不行,长气独明。”
同肾气不固。详该条。
病证名。指眩晕由火热炎上所致者。《东医宝鉴·外形篇》:“热晕,火热上攻,烦渴引饮,或暑月热盛,宜大黄散、荆黄汤。”参见火冲眩晕条。
痧证之一。见《痧胀然犀照》。详痧烦、痧睡条。
解剖学同名骨。位于头前上方。
《辨证录》卷二方。人参、茯苓、苍术各三钱,白术五钱,甘草、川乌各二钱,半夏一钱。水煎服。治气虚而微感寒湿之邪,邪冲心包,心痛忽作忽止,一日十数遍,饮食无碍,昼夜不安。
补法之一。补益肾脏的方法。分补肾阴、补肾阳。详各条。
书名。8卷。清·黄凯钧撰。刊于1812年。计有《一览延龄》、《橘旁杂论》、《上池涓滴》、《肘后偶钞》、《证治指南》、《药笼小品》等6种。本书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在辨证治疗、辨药等多方面的心得,内容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即医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