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串疽。见该条。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即迎风流泪。详该条。
记载患者诊疗情况的记录。西汉时期,淳于意为人治病,已有诊籍记载,是后世病历医案的开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橡实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龚廷贤条。
即支节烦疼。见《伤寒来苏集·柴胡汤证》。详支节烦疼条。
病名。见《银海精微》。又名胬肉侵睛、瘀肉攀睛,攀睛、胬肉扳睛、老肉攀睛、目中努肉。多由心、肺二经风热壅盛,气血瘀滞而成;亦有属阴虚火炎者。症见眦部血脉丛生,胬肉似昆虫翼状,横贯白睛,渐侵黑睛,甚至掩及
见隋·全元起《内经训解》。即《灵兰秘典论》。详该条。
医家以笔记、短文、随笔等形式,阐述其临床心得体会以及其他问题的著述。
见《难经·四十难》。声音由肺气鼓动声带而发。肺气足则声音洪亮;肺气虚则声音低弱。风寒外感,肺气壅塞,声音嘶哑,称为“金实不鸣”;内伤肺痨,肺气大伤,声音嘶哑,称为“金破不鸣”,说明肺气与声音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