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胁痈。见该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衄发从春至夏,为太阳衄。”参见鼻衄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救必应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②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
出《斗门方》。即原蚕沙,详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乌桕木根皮之别名,详该条。
正骨手法。《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凡剉脊骨不可用手整顿,须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其骨便自归窠。”即今之绳索悬吊法。适用于脊椎压缩性骨折及脊椎错位的复位。
证名。指伤寒病邪在里的病证。①邪在三阳,以阳明实热为里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恶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