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虚
【介绍】:
见陈实功条。
【介绍】:
见陈实功条。
概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性质和功能。
即挑治疗法。见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背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丛书名。19卷。明·张三锡纂。成书于1585年。作者认为医学要旨有六个方面,即诊法、经络、病机、药性、治法、运气。遂采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历代医著有关内容分别予以汇编,内容
见《本草纲目》。为蝮蛇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七潭。安徽人。郑氏认为古今方书中常用药不过二、三百味,但关于药的性味说法不一,因而参考过去各书,编成《药性纂略》一书。
《张氏医通》卷十四方。羌活、白芍药、槟榔各一钱,炙甘草五分,川芎、香附(一作青皮)、炒枳壳各八分,紫苏、苏子、木瓜各六分,生姜三片。水煎,去渣,睡前以药汁磨沉香、木香各半钱,调服。治脚气入腹冲心,疼痛
即手第二指。又称次大指。《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
病证名。与目内陷同,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小便淋沥之意。详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