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又名囟开不合。指小儿到一定的年龄,囟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囟门较正常儿为大的病态。一般矢状缝及其他头骨缝大都在6个月时骨化。前囟的斜径,在初生时约2.5厘米,到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在初生
出《名医别录》。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①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为千金藤之别名。②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白药子之别名。③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地不容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见余霖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治疔大全》。疔疮生于颈后颈椎旁者。证治见疔疮条。
脉应四时之象。夏季阳气旺盛,万物成长,正常脉象亦呈现洪大,其势急升缓降,如洪水之来盛去衰。《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如钩……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即香橘丹,见该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5卷,作者陶氏(阙名),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