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虚劳复

阴虚劳复

劳复证之一。《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阴虚劳复者,由温热伤阴,肾液已亏,稍加劳动,微挟风寒,其病复作,症仍头痛发热恶风,舌燥口渴六脉浮数无力者,此真阴虚劳复也,宜七味葱白汤,清润而微汗之,或金水六君去半夏,用生地,加川斛、丹皮豆豉葱白之类,滋养阴液以汗之;如兼呕恶,当留半夏,加竹茹和胃;如兼咳嗽,加旋复花、甜杏仁降气;如兼虚火上冒,目赤颧红,大渴烦躁,呕恶不纳者,亦宜金水六君煎加麦冬、代赭之类,养阴镇逆。”参见劳复条。

猜你喜欢

  • 选饭

    见宋若昂《胎产珍庆集》。即恶阻。详该条。

  • 肾足少阴经病证

    病证名。因足少阴肾经经气异常所致。《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欬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 猴仔草

    见《实用中草药》。为臭草之别名,详该条。

  • 脐带法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用本儿落下脐带,瓦上焙燥为末,入辰砂、黄连、甘草末各五分,和匀蜜拌,分作三五次涂乳母乳上,候儿吞之。必须一日夜吞尽,次日恶毒皆从大便而出(《证治准绳》)。

  • 赤炎风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赤炎疮。详该条。

  • 产后溺淋

    病证名。徐大椿《女科指要》:“产后冲任虚热,膀胱气不施化,故小便涩痛,滴沥难出谓之溺淋。”相当于五淋中的热淋。

  • 飞天蠄螃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又名龙骨风、山蠄、大贯众、树蕨。为桫椤科植物桫椤Cyathea spinulosa Wall.的茎干。分布贵州、四川、广东、广西、台湾等地。苦、涩,平。祛风利湿,清热止咳。治风

  • 医助教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协助医博士的教学活动。官阶从九品上参见太医署、医博士条。

  • 调气法

    调节针感(得气)的方法。包括捻转、提插、呼吸、指循及龙虎扑腾、青龙摆尾……等。《金针赋》:“及夫调气之法,……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至气至。”

  • 股阴疽

    病名。出《灵枢·痈疽篇》卷九。即附骨疽。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