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为碧桃干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星宿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黄济之条。
证名。见《丹溪心法》。一作杂。俗称心嘈。《医学正传·嘈杂嗳气》:“夫嘈杂之为证也,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憹不自宁之状者是也。”有火、痰、酸水浸心作嘈、气郁胸膈作嘈及蛔虫作嘈之分。因火所致嘈杂者,兼
①《张氏医通》卷十三方。人中黄一两,雄黄、朱砂各一钱。为末,每服二钱,薄荷、桔梗煎汤送下,日三、夜二次。治疙瘩温,症见头面洪肿,咽嗌堵塞,水药不进。②《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方。人中黄适量。为细
见《救荒本草》。为回回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编集《附益产育宝庆集》一书,已佚。
湿润。《素问·气交变大论》:“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指四方有湿润的气候。
关节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髋关节,详髀枢条。
病名。系指舌下生泡如珠、疼痛。《喉科秘旨》卷下:“舌下珠此脾肾两虚之症。”治宜补脾益肾。可选用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等加减。参见舌上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