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毒喉风

猜你喜欢

  • 石山医案

    书名。3卷。明·汪机撰,陈桷汇辑。每卷医案略分门类,汪氏认为“徒泥陈言,而不知变,乌足以言医”。治病取各家之长,不拘泥于成方,立论比较倾向于朱震亨。在诊法上重视四诊合参,尤长于脉诊与望诊,案中每多记述

  • 辟雍

    名词。出《洞玄子》。指大阴唇。

  • 太医院经历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官阶从七品。

  • 龙虎草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大戟之别名,详该条。

  • 带下五色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一指带下五色俱出。二指带下有五种颜色。

  • 顾晓澜

    【介绍】:见顾金寿条。

  • 地支

    参见十二地支条。

  • 鸡冠苋

    见《本草纲目》。为青葙之别名,详该条。

  • 唇口蠕动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唇口蠕动。唇为脾之华,脾虚则唇口蠕动。治宜补脾健胃。用七味白术散。

  • 杏林

    旧时对医界的颂称。相传三国时吴董奉为人治病,不取报酬,但求患者于病愈后在其宅旁种杏一株,日久杏树成林。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医术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