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老人大便坚涩或不通。《景岳全书·杂证谟》:“老人便结,大都皆属血燥。盖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则阴虚之渐也,此外则愈老愈衰,精血日耗,故多有干结之证,治此之法无他,惟虚者补之,燥者润之而尽之矣。
指肾病而致遗精的病症。《医宗必读》卷九:“肾病而遗者,色黑而髓空。”治宜补肾固精为主。可以六味地黄丸加减。参见遗精、五脏遗精条。
针灸著作。7卷。宋·王执中撰。刊于1220年。本书广泛参考多种针灸文献,结合作者本人的针灸临床经验和心得,对针灸作了较系统的介绍。卷1论人体各部分的腧穴,并附图46幅;卷2论针灸法;卷3~7为多种疾病
指五种不同体质类型的人。根据人的不同形态,筋骨的强弱,气血的盛衰,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并据以论治。《灵枢·通天》:“古之善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
出《尔雅》。为白术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汇言》。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卷。清·包诚纂辑。书成于1870年。本书以表格的形式分析黄元御《伤寒悬解》中六经各类病证。颇能提要钩玄,便于审证参考对照。
出宋·徐铉《稽神录》:“浮梁生,背突起如盂,痒甚。医士李德立云:‘此虱瘤也。’以药傅之,一夕,瘤溃,出虱斗余,即日体轻。”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六。即女子梦交。详该条。
《素问》篇名。首先讨论了惊恐恚劳等过度,以致经脉、内脏失其正常的变化;继论经脉在饮食生化输布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饮食物消化、吸收、输布过程,阐明切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的原理;后论三阴三阳脏气独至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