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锁喉

猜你喜欢

  • 喘鸣

    证名。指呼吸喘急,喉间有痰鸣者。后世多称为哮或痰喘。《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类经》卷十三:“魄汗未藏者,表不固也,四逆而起者,阳内竭也,甚

  • 鹿铃草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 仲景全书

    丛书。①26卷本。汉·张仲景等撰述。明·赵开美校刻,初刊于16世纪末。全书包括张仲景《伤寒论》10卷,成无己《注解伤寒论》10卷,宋云公《伤寒类证》3卷,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3卷,共四种。②20卷本

  • 阴虚胃脘痛

    证名。多由病延日久,或郁火伤阴所致。《医宗己任篇·四明心法》:“又有一种胃脘痛,是阴虚症将成,须认明白。”症见脘痛时作,缠绵难愈,舌红口干,时或嘈杂,大便干结等。治宜养阴和胃,佐以泄肝,切忌香燥疏气,

  • 饶九万

    【介绍】:见饶鹏条。

  • 糟鼻子

    病名。《医林改错》:“糟鼻子,色红,是瘀血。”详酒齇鼻条。

  • 周禹载

    【介绍】:见周扬俊条。

  • 吴如心

    【介绍】:见吴恕条。

  • 目风赤

    证名。系指因风所致流泪及眼睑红赤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风热在内乘肝,其气外冲于目,故见风泪出,目睑皆赤。”

  • 猴子七

    见《陕西中草药》。为蝎子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