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高濂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多因火盛血燥或久病气血亏损,导致毛发色黄不泽。治宜滋肾凉血。内服草还丹。外用菊花散煎水洗发。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由于小儿形体柔嫩,卫外机能未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感邪以后常先犯肺,所以明·万全认为,“天地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肺先受之”,并创“肺常不足”之说(《育婴家秘》)。故邪气不论从
见《本经逢原》。为葎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垂盆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素问遗篇条。
即白金丸,见该条。
①类中风之一。又名中寒。由于暴中寒邪所致。《医宗必读·类中风》:“寒中,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治宜温里散寒。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减。重证先用苏合香丸以开其
【介绍】:清末医家。字德壎。江苏嘉定人。曾任神州医学会会长,著有《鼠疫抉微》一书行世。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胖大海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