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针灸四书

猜你喜欢

  • 少阴之阴

    出《素问·皮部论》。少阴经之阴络。名枢儒,详该条。

  • 煖水脏

    即温肾。详该条。

  • 心阴不足

    即心阴虚。详该条。

  • 足心痈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涌泉疽。见该条。

  • 经络穴区带

    疾病反映于体表呈带状的敏感区域。穴区带疗法就以此为依据。它与敏感点(或压痛点)不同,前者为“面”,后者为“点”。

  • 寒热

    ①八纲中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用以概括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证候。《素问·阻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医学心悟·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一病之寒热,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与

  • 足软

    证名。见《理虚元鉴·阳虚三夺统于脾》。又称脚软。详该条。

  • 十二经络

    指十二经及其脉络。《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

  • 柴胡退翳丸

    见《银海精微》卷下。即羌活退翳丸,见该条。

  • 红总管

    见《草药手册》。为瑞香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