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重剂

猜你喜欢

  • 喉科指掌

    书名。①清·张宗良撰。6卷。刊于1757年。卷1总论咽喉病的诊治大纲、分经及针穴图等;卷2选方及制药法;卷3~6分为咽喉(11症)、乳蛾(7症)、喉痹(7症)、喉风(12症)、喉痈(11症)、大舌(1

  • 南扁豆

    见《滇南本草》。即扁豆,详该条。

  • 泻火解毒

    ①指清泻火热、热结,兼以解毒。适用于温毒、疮疡热毒等症。义近清热解毒,详该条。但本法也可以清热解毒结合泻下法同用,如三黄解毒汤等。②针对脏腑热毒化火,在清热解毒中,选以相应的归经药,如黄连泻心火,龙胆

  • 攒牙疳

    病名。出《喉科杓指》卷三。又名攒齿疳,即钻牙疳。详该条。

  • 补真润肠汤

    《证治准绳·女科》卷一方。又名助阳汤。柴胡一钱二分,高良姜二钱,白葵花七朵,防风、郁李仁、干姜、甘草各一钱,陈皮、生黄芩各五分。为细末,水煎去渣,食前热服。治白带,阴户冷痛,控心而急痛,身黄皮缓身重。

  • 四时茶

    见《闽南民间草药》。为冰糖草之别名,详该条。

  • 溃槽

    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走马牙疳患者所发生的齿槽腐烂、破溃证。参见走马牙疳条。

  • 经来泄泻

    见《竹林女科证治》。即经行泄泻。详该条。

  • 客色

    正色之一。详该条。

  • 脊背五穴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大人癫,小儿惊痫,灸背第二椎及下穷骨两处,以绳度,中折绳端一处,是脊骨上也,凡三处毕,复断绳作三折,令各等而参合如厶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侠脊两边,便灸之,凡五处也